你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

百年口罩记忆尘封,美国体育迷在公共卫生危机前陷入历史失忆

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21 06:00:31    |     次浏览

丹佛的 Empower 体育场此刻正被一种诡异的矛盾笼罩着,七万人的呼喊声浪几乎要掀翻顶棚,但观众席上零星分布的口罩却像沉默的抗议者,提醒着人们这场全美瞩目的橄榄球决赛并非发生在寻常年代,当科罗拉多急流队捧起冠军奖杯时,看台上一位老人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——1925年,他的祖父戴着纱布口罩站在棒球场外,背后是圣路易斯红雀队的旗帜。

“他们忘了。”81岁的历史学教授阿瑟·米勒在喧嚣中低语,“整整一百年前,美国曾用口罩拯救了体育赛季。”

就在决赛前一周,美国疾控中心发布新一轮呼吸道疾病预警,建议高风险地区室内场馆实施防护措施,消息瞬间引爆舆论风暴,社交媒体上,“不自由毋宁死”的标签再度刷屏,抗议者聚集在多个体育场馆外焚烧口罩,仿佛这场持续数年的公共卫生危机是个前所未有的创举。

然而历史档案告诉我们,今天的抗争不过是旧日重现。

1925年秋,美国职业体育界面临生死抉择,继1918年大流感后,白喉疫情再度席卷全国,当年《纽约时报》的微缩胶片记录着这样的标题:“口罩令下世界系列赛如期举行——球迷配合防疫,棒球赛季得以保全”,图书馆珍藏的影像中,满座的观众席上是一片白色口罩的海洋,就像今日丹佛球场外抗议者祖父照片中的场景。

“当时美国人把戴口罩视为爱国行为。”米勒教授在其著作《防护下的竞技:美国体育防疫百年史》中写道,“1925年,芝加哥熊队甚至发行了印有球队标志的专用口罩,成为最畅销的周边产品。”

百年口罩记忆尘封,美国体育迷在公共卫生危机前陷入历史失忆

职业体育在当时刚步入黄金时代,任何赛季中断都可能摧毁整个产业,据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档案馆记录,当年球队老板与卫生部门达成历史性协议——只要观众配合佩戴口罩,比赛就可继续,这种共识让1925年世界系列赛成为疫情中最先恢复的大型公共活动之一。

耐人寻味的是,当时的社会阻力远小于今日,斯坦福大学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,1925年媒体普遍将口罩塑造为“科学进步的象征”与“社区责任的体现”,而当今的叙事则深陷个体自由与集体安全的二元对立。

这种历史记忆的断层在职业体育中尤为明显,NBA在2020年泡沫赛季的成功,直接被宣传为“史无前例的创举”,却很少有人提及1925年NBA前身BAA如何借鉴棒球联盟的防疫经验,NHL冰球联盟在封闭场馆完成赛季时,也未曾追溯百年前相似的成功先例。

“集体失忆让每次危机都像是第一次经历。”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史专家丽莎·陈博士指出,“1925年,美国人理解口罩不是束缚而是解放——它解放了体育产业,解放了公共生活,今天的体育联盟花费数百万研发空气净化系统,却不愿承认最简单有效的工具就在眼前。”

这种失忆在商业层面更为显著,1925年,体育口罩产业蓬勃发展,各大报纸满是口罩广告:“看球赛必备——冠军同款防护口罩”,而如今,体育口罩几乎从特许商品列表中消失,仿佛成了商业禁忌。

在丹佛的冠军庆典上,急流队老板接受采访时坦言:“我们遵循当地卫生指南,但推广口罩几乎不可能,球迷们认为这是侵犯自由,而非保护赛季的手段。”

历史轮回的讽刺在细节中闪烁,1925年,体育专栏作家格兰特兰·赖斯曾写道:“口罩是我们对运动员、对比赛、对国家的责任。”百年后的今天,同样的观众席上,口罩被不少人视为“政府控制的象征”。

随着新一轮变异毒株扩散,北美四大职业联赛正秘密商讨应急方案,泄露的备忘录显示,联盟官员被建议“避免使用口罩一词”,转而强调“个人防护选择”,这种语言上的退却,映射出历史教训被系统性遗忘的尴尬现实。

百年口罩记忆尘封,美国体育迷在公共卫生危机前陷入历史失忆

在丹佛球场外的抗议人群中,年轻人们举着“我的身体我的选择”的标语,他们不知道,1925年的美国体育迷们戴着口罩时,喊着几乎相同的口号——“我们的选择拯救了赛季”。

当急流队的金色彩带飘落球场,阿瑟·米勒教授小心收好那张百年照片,看台上,一个孩子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有人戴口罩,母亲匆忙拉着他离开,历史就在这样的瞬间被遗忘,然后重演。

Empower 体育场的灯光渐次熄灭,而美国体育与公共卫生的百年对话仍在黑暗中继续——一场关于集体记忆、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永恒比赛,其规则早在1925年就已写就,只是参赛者们都忘了阅读说明书。